2010-04-14

李彦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Views: 12904 | 3 Comments

李彦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10-03-22 09:26:08)

自年初以来,42岁的李彦宏就有点儿烦。首先,百度被黑,李彦宏随即登录百度贴吧,感叹:“史无前例,史无前例呀!”紧接着,百度首席运营官叶朋和首席技术官李一男的离去,给李彦宏再度创下又一个史无前例:百度上市5年,高管团队两度全体离职……

竞价排名

“搜索是百度成功的所有秘密,这是互联网用户最常用的服务之一,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互联网产业,百度就是一个明证。”李彦宏如是说。

百度成功靠搜索,而百度盈利却是靠竞价排名。

1999年12月25日,圣诞节,李彦宏正式回国创业,这时他的合作伙伴徐勇已先期回国。北大资源宾馆的一个标准间,既是徐勇和李彦宏的栖身之处,也是百度的筹备处。

2001年8月之前,百度的主要业务是向门户网站提供搜索引擎服务,客户包括硅谷动力、ChinaRen、搜狐、新浪等,不过互联网泡沫的破灭阻止了百度的盈利脚步。几经尝试后百度在企业级市场仍没有取得预期的业绩。

创业并不顺利,就在120万美金将要“烧光”却仍然找不到盈利点的时候,李彦宏有些撑不住了,他给远在美国的妻子马东敏打了一个电话,马东敏第二天就飞回北京。有赖于马东敏的回国,使两人有机会一同逛街。恰是在一次逛街时,马东敏偶然看到了商店门口排队购物的人群,想到了竞价排名。

为了竞价排名,李彦宏全力以赴。

2001年年底,李彦宏正在广东深圳养病。一天下午,百度深圳分公司经理刘计平将李彦宏从医院接到深南大道旁边的深圳分公司,参加分散在新加坡、美国、北京的董事的电话会议。会议气氛并不好,刘计平在办公室外看报纸、上网,听到往日温文尔雅的李彦宏声音陡然高起来,整整一个下午,李彦宏一直在办公室里用流畅的英文慷慨陈词。

这个电话花了500多元话费,虽然李彦宏打完电话推门出来时恢复了常态,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其实会议内容惊心动魄。百度的联合创始人徐勇反对李彦宏跳到前台做搜索引擎、做竞价排名,董事们也支持徐勇。吵了3个小时,李彦宏发怒了、骂人了,还拍了桌子、摔了手机,甚至“威胁”董事们不通过自己的提议就辞职。据说,董事们被李彦宏震慑住了,决定让他试试。

到2003年,竞价排名带来的收入已经占百度总收入的80%。在竞价排名业务推出后,徐勇逐渐被边缘化,并于百度上市之前黯然离开。

春风得意

竞价排名,给百度,也给李彦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在熟悉百度的网友的记忆里,还没有抹去那曾经属于百度、属于李彦宏的流光溢彩的一幕:2005年8月5日夜,百度无人入睡,在纳斯达克指数的显示屏上,百度原始股涨幅达到了疯狂的 353.85%,魔术般地以每股122.54美元收盘,一夜之间产生了9位亿万富翁、30位千万富翁和400位百万富翁。“办公室内除了保洁的阿姨,几乎所有人都哭了。”百度一位员工这样说。

李彦宏对百度的信心超过任何一个人。“别人说百度股价值20元,我想百度不止20元,应该值40元;别人说百度值40元,我想百度不止40元,应该值60元。”“我知道会上涨,但没想到那么高。当时没太多感想,后来得知破那么多纪录,真高兴,实在是给中国人争了光。”

百度就此风光无限。

仅以梁冬为例。梁冬是从凤凰台被李彦宏挖过来的副总裁,他不仅为百度品牌的推广立下大功,更为李彦宏本人写下了不少让网友至今难忘的关于李彦宏的传记类文字。百度内部人士透露,梁冬对百度的文化和品牌形成,贡献非常大。

梁冬曾经这样说:“我和同事一起把‘百度一下’推动成为一个人所共知的口头禅。百度由一个名词变成了一个动词,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在过去的两年,经历百度上市。伴随着百度的上市,我和我的那些亲爱的同事们,熬过了若干个不眠之夜。我们激动地看到,我们能够参与到一段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在这个过程中,‘百度’成了一个和中国梦想紧密相连的传奇。可能只有百度才会让如此年轻的我领导它的上市传播运动。”

秋风扫叶

走得快,不一定走得久。

2008年11月17日,是李彦宏40岁的生日,央视提前两天给他送来了“生日大礼”——11月15日和16日,连续两天报道了百度的竞价排名黑幕。一时间,这个在人们眼中几乎完美无缺的阳光好男人形象遭到了严重质疑。

有一句话说得很经典:“过去百度一下要钱,现在百度一下要命。”

竞价风波未平,百度又被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公告“涉黄”。于是有网友这样评价:“李彦宏这个最懂中国国情的搜索引擎人,只不过是一个最懂中国潜规则和最擅长中国潜规则的人。”“中国式生存”、“中国式商人”、“金钱就是排行”成了李彦宏的新标签。

于是,李彦宏变了。

熟悉李彦宏的人都在感叹, Robin(李彦宏英文名)在变,他能坐到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演播大厅里,尽管付出不菲的代价;他又和创业之初那样开始积极地接受媒体采访,尽管当年的真诚已经不再;他开始有序地对外发表自己的观点,他甚至同意出版了诸如《壹百度》这样的出版物。但这一切的一切,并不能改变什么,熟悉李彦宏的人都在感叹,他心中的骄傲和自我,其实从来不曾离去。他极力平和,但脸上总有心不甘情不愿的委屈。

群臣四散

一位早期百度的员工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曾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是李彦宏的声音,大致是生日祝福的话,当得知公司CEO记得自己的生日,该员工狂喜,但最后发现是电话录音,喜悦随即降落成冰点。

读过《李嘉诚传》的读者或许都会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刚满22岁的李嘉诚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的5万港元,在筲箕湾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花和简单日用品。由此起步,李嘉诚开始了叱咤风云的创业之路。一个甲子之后,这位靠塑胶花起家的世界知名企业家;这位美国著名财经杂志《财富》选出的全球25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他的企业里那些为他生产过塑胶花的老员工都还在……

2002年6月,李彦宏请来坚信竞价排名商业模式的朱洪波,任高级副总裁。2003年年底,百度第三次融资前夕,不看好竞价排名的徐勇被挤出董事会。2004年1月,朱洪波出任百度首席运营官,徐勇改任虚职首席策略官。2004年12月16日,徐勇选择离开百度。董事会作出决定:未经各轮优先股绝大多数股东书面同意,公司创始人不得转让所持股份。所以,徐勇离开百度的时候,“只卖了一点点股份给另外一个机构,但绝对不是谷歌。”

2005年,百度在上市之后出版了一本名为《相信中国》的企业传记。到2007年年底,这本传记封面上的5个公司高管只剩下李彦宏留在公司。在5个公司高管中,第一个离开百度的是首席技术官刘建国,他也是百度的第一名员工。2007年3月,负责文化建设的公司副总裁梁冬辞职,他曾为百度品牌的推广立下大功。一个月后,公司首席运营官朱洪波辞职。朱洪波原本是用友公司副总裁。最大的一场意外发生在2007年年底,12月29日,百度首席财务官王湛生在海南度假时意外去世。此前,王湛生是百度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百度在资本市场被热捧,他出力甚多。

2008年,随着叶朋、李一男的到来,百度高管团队重新成型。然而,这个管理团队仅存在了一年多,先是有贴吧之父美称、百度创业元老、公认的产品狂人俞军挂冠而去,接着首席运营官叶朋和首席技术官李一男先后离去,百度的高管团队又群臣四散……

至此,李彦宏创下了中国互联网史上的史无前例:百度上市5年内,高管团队两度全体离职。

还以梁冬为例,2006年9月 20日,百度宣布梁冬不再负责市场工作,改任虚职创意品牌副总裁。之后,梁冬选择离职。对此,李彦宏则认为:“少出头露面”是避免纠纷最好的办法。“商业是商业,私人关系是私人关系。出来说话,很可能把商业的东西变成私人恩怨。这个就不好了,比较麻烦。”

在网上,有位知名记者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李彦宏有些伤感,他想起了徐勇、刘建国、雷鸣以及离开百度的其他员工。他一会儿想得开,一会儿想不开。“他们都有了钱,钱对他们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当然可能有更多的选择……”“要是还能在一起干该有多好。”“毕竟人各有志,人家做那么长时间,做了应该做的,走也是合理的。”

真是这样吗?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是多数网友都知道的一句百度广告语。而百度一下李彦宏,看到了这样一段小传:

19 岁背上行李离开山西阳泉到梦想中的北大读书;23岁远渡重洋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主攻计算机;31岁创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知识改变了命运,35岁的百度公司创始人、CEO李彦宏坐在北京中关村的海泰大厦会议室,望着北京四环繁华地段,想起这些年的寒窗苦读,感叹不已。也许是成长的人生路上读的书太多了,现在的他很少读书了。“我认为上网比较好,书上的知识都比较过时,在网上什么内容都可浏览。”

35岁的李彦宏就不读书了,而且认为书是过时的。

面对今天的史无前例,42岁的李彦宏是否应该选择静下心来读几本书,到书中去寻一寻答案;学会从历史和前人的智慧里去汲取有益的思想。不尊重历史的人,不尊重前人的人,往往成不了大器。

(文/无心月 中国网友报)
转自: http://www.cnii.com.cn/20080623/ca618492.htm

Related posts:

  1. 诚信缺失 中关村传统电脑卖场面临“崩盘”?
  2. 百度搜索引擎把我的网站给封了?
  3. QQ和360互掐事件(内含少儿XX图片)
  4. 调查: 你认为IT牛人博客聚合网站应该提供RSS吗?
  5. 他们为什么恨Twitter – Twitter四大原罪
Posted by ideawu at 2010-04-14 21:44:01

3 Responses to "李彦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