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2

典型的中国俗小说

Views: 13884 | 2 Comments

中国的当代小说, 最缺少的是西方戏剧的那种艺术元素, 即使和"红楼梦""儒林外史", 甚至是"诗经"中的故事相比, 也能一眼看出俗不可耐. 所以, 中国不缺少优秀小说, 中国人也不是无法写优秀的小说.

古人就认为文艺作品要雅俗共赏, 但当代的小说只有"俗", 以至于俗得去模仿录影机. 现实人物说的话一字不差的照抄(或者模仿得一字不差). 这种所谓追求"真"的做法, 完全丢弃了艺术的"幻".

现在, 我要拿一段某中国作家的代表其最高水平的小说的开头, 来和莫泊桑的一部小说中的开头来比较. 该中国作家事实上无法和莫泊桑相提并论, 本文仅仅是两段文字的比较.

火车慢慢停下。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地方。

地方不似商品,全新总是不好。虽然中国每地各有不同,但是火车站是一样的乱。火车再往前,缓缓穿过一片棚户区。透过绿色玻璃,时间如同往回走。头上一架飞机飞过,硕大的国航标志在我眼前划过。国航还没有坠过机呢,我想,这真是信心保障。其实也不一定,坠机是一定会有的事情,未来已经安排好,只是还没有发生,所以每一批坐国航飞机的人只是在无限期地逼近这个时刻而已。

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到组织。必须打一个公用电话。我绕火车站一圈,发现所有的公用电话亭都被摧毁。情况最好的也仅仅是亭在电话已不存,还不如把玻璃漆黑了改成公用厕所。迫不得已只好在路边找了一家杂货铺,铺里的电话旁边写着:

IP电话,长途电话三角一分钟。

我上去,说:“我不打长途,我打这城里的电话号码。”

老板利索地掏出一部移动电话,说:“用这个,这个是好灵通。”

我问:“好使不好使?”

可以看出, 这段文字描述的, 就是街头巷尾, 卖菜市场, 乡野村夫, 市井小民一天到晚所说所做的. 一个大人, 用小学生的词汇和小学生的笔法, 写了一段文字. 特别是第二段中的"地方不似商品, 全新总是不好", 这种句式, 这个"总是"一词, 表现了典型的自我感觉良好的中国当代文人的经典俗气. 不仅胡言乱语, 乱扯作者随意想到的"感悟", 而且稚气未脱.

而再看莫泊桑的文字:

雅娜打好行装,走到窗口张望,雨还是没有停。

大雨下了一整夜,敲打着玻璃窗和房顶。天空低沉,装满了雨水,仿佛涨破了,雨水倾泻到大地上;大地像糖一般溶化了,变成一片泥浆。不时刮过阵风,送来一股闷热。阴沟的水漫出来,哗哗流淌,灌满了行人绝迹的街道。临街的房舍海绵似的吸足了水分,从地窖到顶楼的墙壁都湿透了。

雅娜昨天出了修道院,这一生总算自由了,要及时享受她梦想已久的各种幸福。从清晨起,她就不厌其烦地观望天色,惟恐天气不放晴,父亲就不肯动身。雅娜忽然发现忘了把日历放进旅行包里,于是她从墙上摘下小小的月份牌。

月份牌的图案正中烫金印出一八一九这个年份,她拿起铅笔,划掉头四栏和每个圣徒日,一直划到五月二日,这正是她出修道院的日子。

"小雅娜!"门外有人叫她。

"进来,爸爸。"雅娜答应一声,只见她父亲走进房间。

中国近代和当作没有经典小说, 完全是由于作者太随性, 不重视思想和写作技法的修炼. 以为自己思想高人一等(实为半真半假的感情), 就用俗不可耐的词汇和语句表达出来, 像小学生作文, 没有经过艺术加工.

Related posts:

  1. 牢记”九一八”国耻
  2. 这一段时间的总结-解决问题
  3. 肖申克的救赎 —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4. 白纸和黑点的故事
  5. 他们这样出题
Posted by ideawu at 2010-07-12 19:08:48

2 Responses to "典型的中国俗小说"

Leave a Comment